2024年4月8日,集团柳宝诚董事长再次来到东峪村,专门就修建这条小路和烈士洞路碑,重登上寺山。他和村支书高福增讲述着2006年开元集团设立“开元社会发展贡献基金”,在上寺山修路、打井的故事。往事如烟,但关于烈士洞的记忆却从未尘封,一直是柳宝诚董事长心中的牵挂。
位于上寺山半山腰深处的烈士洞原名“狐仙洞”,这里烙印着曾经的金戈铁马和熊熊燃烧的抗日烽火。上寺山所在的鲁家峪地区是著名的冀东抗日根据地,1942年日寇扫荡,包围了山上藏有八路军伤病员的“狐仙洞”,他们至死不降,最后全部牺牲在洞内。
2006年6月,柳宝诚多次上山考察,在集团决定资助上寺山修路打井之际,他头顶矿灯进洞探查,看到洞内散落的烈士遗骸,血脉贲张,当即给唐山市政府主要领导写信,他写到:“我两次进入烈士洞,洞内散落的烈士白骨让我心灵震撼,热泪长流!烈士们啊,侵略者失败了,人民胜利了!日月铭记,山川作证——今日祖国强大了,人民幸福了,那都是你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!祖国和人民绝不应也不会忘记你们!”
2006年6月,58岁的柳宝诚董事长进入烈士洞,手捧烈士遗骨,眼含热泪。
2006年7月,集团党委在鸡冠山烈士洞洞口举办主题党日活动,作为党委书记的柳宝诚激情而言:“我们不能忍受‘青山未掩忠骨,天涯难觅芳草;先烈英灵犹在,后人愧对先人’的事情,开元集团要出资对烈士洞进行修缮,要让先烈们得到安息,要让烈士洞成为唐山红色教育的大本营。”
后来几经和政府有关部门接洽,但因各种原因,修缮烈士洞无法尽快实施。但在开元集团的资助下,上寺山荒山绿化成果显著,修了路、通了电、打了井……
多年来,柳宝诚董事长多次上山,我们的员工也每年或来环保植树、或来参加爬山比赛,这里是开元集团荒山绿化基地。大山无语,却记录着柳宝诚董事长带领开元人履行责任、奏响绿色合弦;治理荒山、美化家乡唐山的铿锵脚步。
那条修建了十八年的“开元路”,全长2.8公里,掩映在满目青翠的连绵群山中,由山底蜿蜒而上,直至上寺山山顶,极大地方便了上山的村民,或前来烈士洞拜谒的人们。
但由开元路中段至烈士洞的小路,却荆棘密布、崎岖不平。为方便人们前行瞻仰,柳宝诚董事长动议修建这条300米长、2.3米宽的小路。为确保通行安全,又特意增设修建了与大山浑然一体的石墙护栏。他还要在“开元路”通往烈士洞的洞口修建一座高标准的路碑,既是对拜谒者的路引,也是对烈士洞内英灵的铭记,更是对先烈们的致敬!